| 全市工业企业“小升规”工作推进会召开 | (11-22) | ||
| 市委经济工作务虚会召开 万正峰主持会... | (11-21) | ||
| 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入列 习... | (11-10) | ||
| 市工信局局长李善戎到文留镇人大代表联... | (11-07) | ||
| 全市奋战四季度坚决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动... | (11-04) | ||
| 国家禁化武办第14次国际视察演练在河... | (11-03) | ||
|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 | (10-31) | ||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 | (10-24) |
7月5日上午,濮阳市工信委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精神。7月6日和7日,分别组织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领导班子会,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对下步工作进行认真谋划,助力中原出彩,竭力添彩中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将以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担当作为,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高质量,巩固良好态势,突出转型升级,扭住“三大改造”,全面提升服务,激发企业活力。
综合施策,巩固发展良好态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动摇,以稳求进,以进促稳。一是组织“企业上云”,改进监测手段。充分利用“工业云”平台,加强对重点企业监测监控,科学分析研判,及时提出对策,提高运行质量。二是加强要素保障,促进提质增效。深入实施“百强”工业企业扶持计划和中小企业成长计划,通过全要素保障和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培育一批发展质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型企业。三是加强分类指导,精准对接服务。坚持完善领导分包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制度,对产销两旺、成长性好的企业做好要素保障,促其开足马力生产;对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进行点对点服务,采取“一企一策”方式尽快解决困难,确保工业经济高质量运行。
持续发力,全面推动转型升级。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上下功夫,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质换挡。一是加快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以新型化工基地建设为依托,聚集资源做大上游、优化链条做精下游,构建“一基五链三集群”产业发展体系,加快化工产业绿色、高端、一体发展。二是大力改造提升其他传统产业。装备制造产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互联网+”,提升装备制造行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油气钻采专用装备向通用装备拓展,扶持提升汽车零部件产业。食品产业,按照“做大粮食深加工、做强肉制品加工、做优果蔬品加工”发展思路,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大力开发新型安全、方便、营养、健康食品,叫响“好食品濮阳造”,加大与全国知名品牌、行业龙头的合作,提升产业层次和品牌知名度。家具产业,以做大做强“中国中部家具产业基地”为目标,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适应消费升级趋势,采取个性化、定制式生产模式,加快产业升级,推进家具产业生产、销售、配件、服务全链条发展,实现由家具到家居的蝶变。羽绒服饰产业,充分发挥长江以北最大羽绒羽毛集散地等综合优势,突出产业链上拓下延和终端产品开发,做大规模,提升质量,打造品牌,建成全国重要的羽绒制品及服装加工出口基地和专业化产业基地。三是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注重科技创新,实现动能转换。构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搭建引领产业发展的高端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一批省市级工业设计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努力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强力攻坚,纵深推进“三大改造”。绿色化、智能化和企业技术改造,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是绿色化改造。年内完成5家以上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创建2家省级绿色工厂;培育3-5家企业(产品)进入国家能效、水效“领跑者”名单和节能技术装备、“能效之星”产品目录。二是智能化改造。推动“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重点实施5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培育2个智能工厂、6个智能车间、2个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引导500家企业开展对标工作,推动100台机器人示范应用。三是企业技术改造。推动4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确保89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年内完成投资82亿元。加强专利技术申报,建立高级别专家委员会,积极推进濮阳市微化工创新中心建设。
创新创优,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创新服务手段,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一是全面实施企业服务直通车“五个一”工程,开展“政企交流面对面”活动、“政企通”微信平台交流等方式,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实现政府企业“零距离”。建立企业问题线上收集、线下办理机制,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进行整理汇总,分门别类,转办督办、逐一销号解决。二是持续开展“惠企政策进千企”服务企业系列活动。围绕最新出台的税务、财政、金融、人才等各项政策措施,多形式、多层次开展惠企政策宣讲活动。落实“企业服务日”、“金融工作日”等制度,搞好产销、银企、产学研、用工“四项对接”。三是加大企业人才培训力度。继续实施“百千万”培训工程,组织选拔百名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到清华大学、华为大学等院校培训学习,不断提升企业创新素质,增强发展后劲。
-
版权所有:濮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地址:濮阳市人民路市政府综合办公楼4楼410室
联系电话: 0393-6666090 传真:0393-6666095 电子邮箱:pysgxw@163.com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10 备案号:豫ICP备2023029269号-4
豫公网安备 41090202000279号
邮编:457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