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无障碍通道
关于对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90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 2024-08-19 访问数: 0
  • 濮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对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90号提案的答复

     

    柳林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数字底座’”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工信局十分支持此次建议,持续推进以5G、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行业应用场景落地,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5G、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项目,助力濮阳市构建数字驱动的产业体系。市工信局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加速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濮阳“数字底座”。

    一、夯实网络供给,筑牢“新底盘”

    (一)大力推进5G基站建设。2023年,全市新开通5G基站1763个,同比增长44.7%,每万人5G基站数量年度增量达4.71个。全市5G基站累计开通6209个,实现了乡镇以上城区及农村热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医院、商场等重点场所室内覆盖。全市5G移动电话用户突破202万户,占比47%,居全省第4位。

    (二)深入实施“宽带濮阳”建设。全市累计建设传输光缆7万公里,在全省率先推进“千兆精品小区”建设,不断扩大千兆光纤宽带覆盖范围,实现城区、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光纤全覆盖。全市互联网宽带用户达163.9万户,光纤接入端口占比99.5%,居全省第7位;千兆以上宽带用户占比32.3%,居全省第2位。2023年,新增10G-PON及以上端口19870个,每万人10G-PON及以上端口数量年度增量达53.13个。

    (三)持续推进物联网覆盖部署。加快窄带物联网基站建设,推动物联网在工业制造、医疗卫生、交通路网、仓储物流、环保监测等领域按需覆盖。截至2023年底,全市物联网终端连接数达377711个,每亿元GDP物联网终端连接数量达204.1个。

    二、建设融合平台,按下“加速键”

    (一)突出抓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围绕建设1个“5G+工业互联网”综合型平台、1个“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特色型平台和打造N个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场景,努力构建“1+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目前,“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平台、油气装备云平台、华乐科技5G+工业互联网建成投用,“5G+工业互联网”平台启动建设。2023年,新增5G行业虚拟专网数量11个,累计建成19个。

    (二)着力提升物联网、智能化改造水平。同时,濮阳市构建智能、泛在、互联的物联感知体系,面向社会治安、环境监测、城市管理等领域,部署智能终端6万余个;在水、电、气等民生领域,部署智能终端达百万级,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工业园区智慧园区等5个项目,成功入选河南省2022年第一批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累计培育省级智能工厂12家、智能车间39家。

    三、下一步工作谋划

    (一)构建千兆、泛在的城市通信网络。有序推进5G、千兆光纤在居民小区、经营和生产场所、医院学校等的部署,持续扩大5G、千兆光网覆盖范围;结合市、区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协调推动5G、千兆光纤在相关场所的同步建设,着力引导提升家庭宽带用户速率提升,稳步扩大高速宽带用户占比。

    (二)推动算力设施高质量发展。积极争取国家、省数据中心地市节点落户濮阳,充分释放本地云存储、云计算、云安全等资源赋能千行百业。鼓励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重点行业和龙头企业建设行业数据中心,带动产业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加快推进数据中心建设,不断完善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各项功能,打通市直部门数据通道,初步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交换,电子政务外网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

    (三)加强产业发展信息基础设施支撑。结合“数字化转型战略”工作部署,分析未来布局需求,结合濮阳产业现状,协调推进制造、交通、政务、教育、卫生等5G行业专网建设,同步探索布局行业专用边缘数据中心,协调引导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投向产业场所,支撑行业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