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无障碍通道
关于对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97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 2024-08-19 访问数: 0
  • 濮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对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97号提案的

    答  复

     

    濮阳市工商业联合会:

    首先感谢您对濮阳化工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我局对您提出的《关于助推我市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提案》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我市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议落实情况

    化工产业作为我市的主导产业,其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关系到产业链的顺畅运作,更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一是加快道路设施建设。纬三路濮范连接段已建成通车,纬三路向西到工业园区段由于涉及到村庄搬迁、跨越金堤和金堤河等原因,还停留在规划阶段。二是加快物流设施建设。范县濮阳化工物流港项目已完成土地勘界,罐区已完成一期项目备案,正在编制安评、环评、能评等相关报告。专用铁路已完成设计合同签订,建设方案编制完成并通过论证,取得晋豫鲁公司接轨函。濮阳工业园区无水港集装箱铁路专用线建设项目牵出线及内部道路正在施工。三是加快规划建设公共管廊。濮阳新型化工基地公共管廊项目项目建议书于2021年8月13日完成批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21年8月14日完成批复,项目初步设计于2022年1月12日完成批复,2022年2月26日进场建设。概算投资4.27亿元,管廊总长28.817km。建设过程中公共管廊项目根据新型化工基地整体规划及县(区)企业实际需求,优化后设计全长31.773km(新增建设1876米)。目前已开展基础施工22026米,安装钢结构21298米,其中:范县段全长6856米,已完成全部土建、钢结构施工,于2023年10月18日完成验收;濮阳县段全长6123米,已完成全部土建、钢结构施工,于2023年10月24日完成丰盛路、户北路、碧水路验收。濮阳县新增启荣路全长789米于2024年5月11日完成验收工作;工业园区段全长10481米,已完成土建施工8258米,已安装钢结构7350米,于2023年10月23日完成纬三路(金濮路至S214)、金濮路(龙华街至纬三路)验收。工业园区新增鼎盛路全长1273米于2024年5月24日完成验收。四是加快规划建设展示中心。已于濮阳市城乡规划展览馆内建设化工产业展示沙盘,下一步将结合我市具体情况,积极研究展厅建设问题。

    二、关于健全土地保障机制建议落实情况

    一是我局多次赴省工信厅汇报我市化工园区扩区进展及面临困境,及时了解最新政策要求及方向,积极争取省级层面支持。台前县:按照扩区申报要求,已经完成化工园区总规、产业发展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环评、安评等规划文本预编制,公共管廊、污水处理厂、特勤消防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按照扩区需要高标准推进。邀请省级专家常驻台前进行指导,正在根据专家意见完善D级认定资料。经开区:3月14日,协调省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审议经开区化工园区扩区事宜。《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2022—2035年)》《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2022—2035年)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已通过评审,《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2022—2035年)》已编制完成,并已上报生态环境部评审中心审核,现正在根据生态环境部评审中心反馈意见修改,修改后报审。二是为方便企业就近办理业务,已于2021年5月在工业园区设立濮阳市行政服务中心新型化工基地分中心,濮阳县、范县、工业园区及市直有关单位精心选派骨干人员入驻,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集成套餐服务。

    三、关于筹建化工材料研究机构建议落实情况

    2024年1月11日,作为我市首家主导建设的省实验室,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顺利通过省科技创新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批准。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由我市主导建设,依托省科学院、郑州大学、市科学技术研究院3个牵头单位,联合14家省内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和领军企业参与共建。实验室聚焦绿色化工关键科学与技术、生物基功能材料、高性能聚酯新材料、电子化学品与能源材料四大领域,开展应用研究、工程科技研究及“卡脖子”技术攻关,力争3年建设期内,建设一批由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的研发团队,实施一批高能级中试项目、产业化项目,产出一批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支撑河南化工新材料迈向万亿级产业集群。

    中试基地是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转化的重要通道,是紧密连接创新链和产业链的重要桥梁。我市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强化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中试基地发展。目前,我市共有2家省级中试基地、9家市级中试基地,在项目实施、中试服务和成果转化方面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23年,我市中试基地共实施了中试项目110项。其中,依托河南省君恒实业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濮阳市生物基尼龙及高端聚烯烃材料中试基地”开展了PAO聚合工艺、POE聚合工艺、氢化植物油(HVO)、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等4项中试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24年1月20日,君恒生物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获得民航局适航批准,是国内首家取证的民营企业,也是首家进行常态化SAF生产炼制的企业,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把“餐厨废油”变成了绿色能源生物航油。2023年,我市中试基地共为全省46家单位开展中试、技术开发、检验检测等中试服务,收入共计3020.87万元,成功孵化了5家企业。2023年,我市中试基地共成功转化科技成果42项,其中29项产品实现上市应用。

    四、关于“政策加力支持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建议落实情况

    一是传统产业发展提质升级。聚焦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突破,以“三化”改造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蝶变升级。中汇电子5万吨/年新能源配套电极辅助材料、航民海尔希生物科技甲胺等40个新型化工基地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化工产业由基础化工向化工新材料转型步伐加快。气化岛开工建设,公共管廊东西片区实现区域小循环,国际化工物流园、化工园区专用污水处理厂等工程加快推进。二是数字化融合发展不断深入。新建5G基站1535个,5G用户占比达43.7%,居全省第二。成功创建省级智能工厂(车间)5个;濮耐股份被评为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迈奇股份、德力西2家企业的项目被评为河南省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新模式示范项目。三是市场主体培育卓有成效。4家企业获评省级制造业头雁企业,5家企业获评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均创历史新高。12家企业通过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7家企业成功创建2023年度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21家企业荣登2023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榜单;成功创建7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打造工业设计“十大案例”,树立工业设计发展标杆。组织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等专题培训班,企业家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四是“万人助万企”活动见行见效。建立“助企干部+服务功能组+助企强链工作专班”的服务新模式,全市2691名助企干部包联企业2884家,各类市场主体实现全覆盖,收集交办问题371个,已解决366个,问题化解率98.7%。举办建材行业产销对接、海尔希甲胺产品专题对接会、银企对接等“四项”对接活动119场,帮助企业达成产销意向48.61亿元、融资83.72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24.36亿元、达成就业意向5.87万人。

    五、关于做好项目招引、承接产业转移建议落实情况

    聚焦延链补链强链,制作聚碳新材料、绿色涂料等6条重点产业链“四图谱六清单”,谋划储备了酚醛树脂、聚乙醇酸等30个延链补链项目,为我市化工产业精准招商引资提供路线图。联合市投资促进中心赴长三角开展多次精准“双招双引”工作,就医用生物基高分子材料、IV型储氢瓶用碳纤维复材、二氧化碳回收等项目落地和新材料中试项目转化合作等进行深入交流。成功举办2023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发布会、2023亚太国际涂料产业发展大会等活动,化工基地共签约信德环保船舶燃料和高端负极材料前驱体材料、上海程益生化高端医药中间体新材料等30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