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 | (10-24) | ||
| 市工信局局长李善戎在市委党校开展专题... | (10-23) | ||
| 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新华社推出重磅社... | (10-22) | ||
| 经济随笔丨五句话打开“五年规划” | (10-20) | ||
| 以人工智能推进产业创新 | (10-20) | ||
| 市工信局赴范县、台前县调研重大项目建... | (10-15) | ||
| 市工信局召开党组(扩大)会暨深入贯彻... | (09-17) | ||
| 濮阳市工信局荣获全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 (09-15) |
濮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答 复
刘百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我市制造业倍增和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倍增行动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躬身入局,各级各部门同向发力,重点企业乘势而上,合力推进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元至6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居全省第4位,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2.5%,居全省第2位。
一、建议办理情况
刘百宽代表提出的“建立制造业企业管理提升机制、倡导我市优秀企业结对帮扶中小企业”两条建议,市工信局高度重视,党组会议认真研究,积极推进相关工作,确保建议落到实处、办出成效。
(一)关于建立制造业企业管理提升机制。近年来,市工信局立足职能优势,统筹协调好企业家内培和外引、老一代和新生代交接等关系,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战略思维、开拓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家,助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一是强化培训赋能作用。围绕企业发展及管理难点、堵点,联合清华大学,通过专家授课、现场观摩等方式,举办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今年已组织3批150人(次)参加学习,累计培训企业家超750人(次),有效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今年以来,组织君恒生物、德信食品等30余家企业参加新型材料产业创新赋能、河南省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培训班等活动9次,参观华为东莞松山湖基地、金发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50余家,全面拓宽了企业家视野。二是助力优化产权结构。制定《关于加快推进濮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工作方案》,邀请北京兰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何欢、经邦东学联合创始人陆海青,分别围绕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上工业企业股份制改造等专题,进行系统讲授,推动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内部治理、实施股份制改造。去年以来,全市完成股改企业3家(工业企业1家:濮阳市亿航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建筑业2家:濮阳桦烁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濮阳市业丰置业股份有限公司)。三是开展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诊断。聚焦企业数字化“不想转、不会转、不敢转”难题,组织专家深入企业开展诊断,重点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营销服务等环节出具诊断报告,明确转型路径,降低企业投入成本。年内通过省级数字化诊断认证企业257家,线上诊断112家,线下诊断11家。今年以来,指导企业创建智能工厂(车间)7个,数字化领航企业1家(濮耐股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3家(盛源能源、君恒生物、班德路化学)。四是建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按照“一企一策一方案”原则,分类建库、动态跟踪、靶向培育,整合各类资源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帮助企业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制造业头雁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梯次发展机制,打造一批创新能力更强、市场占有率更高、质量效益更优的高成长性企业。今年以来,新推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家、省级头雁企业5家,其中,圣恺环保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属我市8年来首次突破。特别是,为支持濮耐股份创建2024年省级制造业头雁企业,多次赴省厅推介企业优势,助力企业连续四年被评为省级头雁企业。
(二)关于倡导我市优秀企业结对帮扶中小企业。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拟定《濮阳市工业企业结对帮扶中小企业工作方案》,方案中统筹考虑企业规模、人才、技术等综合因素,初步确定5家规模较大企业帮扶15家中小企业,通过定期沟通、信息共享等帮扶机制,力争效用实现最大化。同时,用好产业链工作月报、督办考核等现有机制,每月收集链上重点企业发展难题,形成“发现问题—交办问题—督查督办”推进机制,成功推进高端精细化工产业链协调民生银行为蔚林新材料发放贷款600万元,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推进冷链及休闲食品产业链解决重点问题30余个,促成汇润食品与牧原集团达成合作。二是发挥平台作用。今年以来,新增产业联盟1个(预制菜),累计组建产业联盟11个,年内产业链专班召开工作会议21次,鼓励盟内392家中小企业积极融入众鑫羽绒、中原石油化工等11家盟会长企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打造联合开发、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工作机制。比如:促成高端精细化工联盟内企业海尔希与下游光明化工、迈奇化学等4家企业实现合作,双向降低企业成本。同时,发挥化工等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探索建立“协会+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结对帮扶机制,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三是持续开展“四项对接”活动。对企业资金、技术等需求进行系统摸排,针对性开展银企对接、用工对接、产销对接、产学研“四项对接”活动。今年以来,组织企业到郑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14次,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超14亿元;举办“政策进万企 金融助倍增”等银企对接活动18场次,帮助企业融资37.42亿元;开展第七届中国·清丰绿色家居博览会等大型产销活动15场次,助力企业达成产销意向金额15.83亿元;持续开展“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18场次,达成就业意向4.2万人次。
二、下一步工作
(一)用好用足政策红利。以国家、省大规模设备更新为契机,以年度实施的132个“三化”改造项目为基础,深化政策研究,实施“落后低效设备淘汰、绿色生产设备改造”等8大工程,积极对接省厅,帮助濮耐股份等重点企业争取更多政策红利,促进企业以设备升级增进先进产能,以设备更新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同时,加大对设备更新改造政策的宣传力度,指导企业摆脱不敢改、不会改等难点堵点问题,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二)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完善台账管理、办结销号、定期通报等推进机制,实现企业问题动态清零。详细摸排企业需求,常态化开展“四项”对接活动,集中解决企业在融资、市场、用工、创新等方面的难题。用好金融、法律等服务专员,提升企业政策知晓率、项目申报通过率。持续举办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濮阳市新时代企业家培训班),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队伍。
(三)厚植产业发展优势。充分发挥产业链“双长制”作用,围绕我市6大集群、20条产业链,持续完善“一链四图谱六清单”工作机制,切实把“规划图”转化为“作战图、施工图、实景图”,促进各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实现制造业链群规模能级跃升。用好产业链招商图谱,找准产业链上下游的薄弱环节,大力招引一批优势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加快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特别是,突出化工及新材料等优势产业,拓宽装备制造、食品等传统产业,开展链式集群招商,努力壮大制造业规模。
-
版权所有:濮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地址:濮阳市人民路市政府综合办公楼4楼410室
联系电话: 0393-6666090 传真:0393-6666095 电子邮箱:pysgxw@163.com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10 备案号:豫ICP备2023029269号-4
豫公网安备 41090202000279号
邮编:457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