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无障碍通道
关于对市人大九届三次会议第41号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 2024-08-19 访问数: 0
  • 濮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对市人大九届三次会议第41号建议的

    答  复

     

    尊敬的孙楠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濮阳市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把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创新开展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濮阳实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打造惠企助企良好环境;大力实施制造业倍增行动,实施大企业培育计划、中小企业成长计划、企业家素质提升计划,加快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优做强,推动全市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在全省率先设立“企业家日”,出台《濮阳市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强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培育工作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措施,激励企业家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升企业家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

    2024年,市工信局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工作抓手,加大民营企业家培训力度,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办好濮阳市新时代企业家培训班。为落实省、市“万人助万企”活动关于常态化开展企业家培训建设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增强我市民营企业家的战略思维、国际视野和管理能力,更好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企业家健康成长,我市继续同清华大学开展合作,自主举办第五期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濮阳市新时代企业家培训班)。截至目前,已开展濮阳市新时代企业家培训班学习3次,累计培训我市企业家超150人次,通过实地参观蔚来汽车、科大讯飞等知名企业,扩展企业家视野;通过邀请知名学者、大学教授、企业高管围绕“战略新兴产业选择与培育”“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后疫情时代国际格局重构国际秩序重整及企业面临的挑战”公司治理与现代企业经营”“企业投融资与风险管控”“企业创新思维与商业创新”“数字化转型的方法和路径”等内容进行讲解,提升企业家综合能力。

    二、积极组织企业家参加省培训活动。积极推荐我市民营企业参加省工信厅组织民营企业家高端培训,着力提升企业家创新能力,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对标先进持续提升民营企业管理水平。3月2日,推荐我市鑫业润滑油、浩森生物、恒丰电子等企业参加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参观华为东莞松山湖基地,学习华为数字化转型经验、企业文化、管理理念,以为华为人才管理和团队建设实践等内容。4月3日,推荐我市星汉生物、盛源新材料、华乐科技等9家企业负责人参加可降解塑料产业对标先进观摩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广州、东莞的知名企业,了解全国可降解塑料龙头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理念,增强对产业发展的感知。截至目前,已组织君恒生物、德信食品等30余家企业负责人参加新型材料产业创新赋能、河南省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培训班等培训活动9次,极大拓宽我市企业家视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产业链提升厚植人才优势。

    三、开展产销对接助企拓宽销售渠道。以龙头企业为主导,聚焦重点产业链上下游关键节点企业,通过分行业常态化组织产销精准对接、组织企业外出参加展销展会等形式,扩大企业产品宣传,拓宽企业产品销售渠道。今年以来,市工信局积极组织我市豫粮集团凯利来、雪汇食品、汇川实业等食品企业积极参加河南省休闲食品产业产销对接会;参与举办第七届中国·清丰绿色家居博览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800余个品牌、1000余个新品参展,为我市家具生产企业提升更大的供需合作洽谈平台;组织龙丰纸业专题产销对接会,推动龙丰纸业与盛久糖醇就龙丰纸业半纤维素提取技术联合攻关及半纤维素充分利用,龙丰纸业与浩森生物就浩森生物每天富余200吨糠醛渣的生物质发电利用达成合作意向。今年截至目前,已大型产销活动15场次,助力企业达成产销意向金额15.83亿元。

    四、抓好各项惠企政策宣传解读。为推动国家、省、市政策惠及更多企业,市工信局充分发挥“万人助万企”活动作用,在前期详细摸排、借鉴其他地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市组织科技、人社等部门,详细梳理涉企资金项目、荣誉称号政策,编印了《濮阳市“万人助万企”活动惠企政策申报指南》,其中资金项目类30项、荣誉称号类47项,方便企业了解政策申报条件、承办单位、联系电话等信息。3月21日,启动濮阳市“万人助万企”惠企政策宣讲县(区)行活动(华龙区站),邀请专家详细解读了专精特新企业、绿色工厂等认定要求及支持政策,以及申报、复核等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对企业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提升企业政策知晓度。截至目前,已举办惠企政策集中宣讲活动10场次,发放政策宣传解读资料1800余份;指导16家企业通过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为55家规上工业企业争取满负荷生产奖励资金9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