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无障碍通道
关于对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295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 2024-08-19 访问数: 0
  • 濮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对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295号提案的

    答  复

     

    姚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的建议收悉,提案由我局主办,市司法局协办。经与市司法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我市大力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坚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工作理念,克难攻坚、多措并举,加速实现制造业倍增目标,加快制造业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深化倍增行动谋准谋实项目围绕我市主导产业,主动研究产业发展动向,进一步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抢抓地方政府专项债、超长期国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重大机遇,筛选储备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高质量项目。一是完善制度抓落实。按照《濮阳市促进制造业倍增行动2024年度工作方案》要求,严格落实倍增行动周报制度,强化与市督查局的对接、联动,逐个项目建立工作台账,按月细分建设节点,加大项目督导调研力度,全面实行“挂图作战,为制造业倍增奠定基础。二是链式布局抓推进。以产业链“双长制”为抓手,充分发挥“工作例会、清单管理、工作月报、督办考核”四大产业链培育机制作用,将重大产业项目分包到各重点产业链,定期通报、定期提醒各产业链专班工作开展情况,形成“链长统筹、部门协同、上下联动”项目推进格局,以产业链高质量建设助推制造业倍增发展。三是服务项目抓入库。建立项目纳统入库台账,把握关键时间节点,做好工作指导、加强跟踪服务,对于手续缺失项目尽快完善手续,对存在问题项目逐一解决。

    (二)做优企业服务加快项目建设。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聚焦2024年谋划实施的158个亿元以上重点制造业项目和132个“三化改造”项目,严格落实领导分包、定期调度等制度,在投资审批、环评安评等方面持续深化改革,减材料、压环节、优流程,依托周调度会等机制,加强项目的土地、资金等重点要素保障,按照“一次协调、一次交办、限期办结”要求,最大限度保障项目建设需求,确保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截止今年4月份,158个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中,星辰科技、君瀚实业等7个项目建成投产,信德负极前驱体新材料、巴德富环保新材料等122个项目正在建设,项目开工率为81.65%;132个“三化改造”项目中,远景新能源风电场一期等11个项目已建成投产,源博新材料医药中间体等111个项目正在建设,项目开工率为92.42%。拉动我市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8.8%,居全省第1位;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9.2%,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1.1%。

    (三)强化主体培育企业提质发展。实施“大企业培育”“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构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头雁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围绕丰利石化等百亿级龙头企业,加强在贷款融资、税收优惠、土地使用等方面的政策扶持,推动企业扩规提质增效,助力其做强主业、做优产品、做大市场,稳住制造业基本盘。强力助推中等规模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创新能力强、内生动力足、发展潜力大的企业成长为新的“链主”“头雁”,以市场主体全面提升赋能制造业倍增发展。二是梯度培育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头雁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分类完善企业培育库,开展制造业企业小升规等专项行动,加快“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步伐,引导更多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2023年,21家企业荣登2023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榜单,10家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企业获评省级制造业头雁企业,5家企业获评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德力西电气濮阳基地被工信部授权的节能诊断服务机构认定为“零碳工厂”,实现全省“零突破”。今年4月,圣恺环保新材料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实现全市“零突破”。

    (四)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助力企业减负。加快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协调配合、运转高效的联合执法、协作执法机制,进一步提升执法管理水平。出台了《濮阳市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建立联合执法、协作执法工作机制的意见》。一是明确并发挥牵头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由牵头行政部门组织成立综合执法协调组,负责起草联合执法行动方案、协调各成员单位组建联合执法工作队伍,督促检查各成员单位依法履职、问题处置和信息反馈等工作。二是理顺权责关系,厘清职责边界。各参与行政部门对共同检查发现的违法行为,对照职权确定作出处罚的部门。三是坚持“一事不两罚”的执法原则。在联合执法过程中,一个部门对当事人已进行处罚的,另一部门不得对当事人同一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二、下一步举措

    目前,我市制造业发展初步形成了规划引领、龙头带动、链式扩展的格局,但整体来看,仍存在着企业规模偏小,产业协作能力弱、产品层级不高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推动我市制造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突出招商引资“新质量”。一是紧密结合金融机构,围绕厂房、税收、融资等一揽子政策,提前介入筛选,共同谈判项目招商条件,进一步提高制造业项目招商的精准性。二是围绕“补链、延链、强链”,依托产业基础和综合配套,针对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和缺失环节,绘制国内外重点招商目标企业图谱,紧盯国际国内产业重点领域的优势企业开展定点招商,推动制造业上下游和关联产业配套协作,构建纵向连接、横向配套的特色产业链。三是开展“点对点”精准招商、“资本招商”,创新开展“云上招商”“净地招商”等,以国内外500强企业、实力央企、行业领军企业为重点,深入分析其发展战略和投资方向,精心组织专业化招商团队,开展精准招商,引进一批高精尖的重点项目,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二)厚植产业发展“新优势”。充分发挥产业链“双长制”作用,落实动态更新“四图谱六清单”工作,抓实项目建设,促进各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实现制造业链群规模能级跃升。2024年,新材料产业集群重点推进亿元以上重点制造业项目57个;新能源产业集群重点推进亿元以上重点制造业项目12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重点推进亿元以上重点制造业项目1个;高端装备产业集群重点推进亿元以上重点制造业项目23个;绿色食品产业集群重点推进亿元以上重点制造业项目25个;现代轻纺产业集群重点推进亿元以上重点制造业项目22个,以扎实的项目支撑产业聚链成群。

    (三)打造企业服务“升级版”。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出实招、下真功,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过程、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扎实开展“企业问题清零行动”,实现企业问题动态清零。选派金融、法律等服务专员进园区进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开展“四项”对接活动,集中解决企业在融资、市场、用工、创新等方面的难题。实施政策落实攻坚行动,开展“一起益企”等服务活动,组织助企干部入企一对一辅导,确保企业政策知晓率100%。实施新一代企业家素质提升行动,组织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企业家故事大家谈”等活动。

    (四)提升涉企执法监督“新力度”。市司法局立足职能要求,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己任,深入推进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以“规范、服务、创新”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理念。一是加强个案监督,出台《濮阳市行政执法监督与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协作配合机制》《濮阳市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回访制度》《濮阳市行政处罚决定书制作规范》《关于进一步加强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工作的通知》等制度机制,通过常态化执法监督、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回访、当事人投诉、以及行政应诉行政复议反馈的问题线索进行个案监督办理,对发现的违法或者不当执法行为,按照《河南省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严格追究有关执法部门及执法人员的执法过错责任。二是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出台《濮阳市2024年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针对执法监督问题发现较多以及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较集中的重点执法领域以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运动式执法、“一刀切”执法、简单粗暴执法、野蛮执法、过度执法、机械执法、逐利执法等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开展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针对梳理出的突出问题,按照“定领导、定责任、定方案、定时限”的要求加大整改力度,把问题整改与建章立制相结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研究,查清症结和成因,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长效机制,确保整治实效。三是融合社会监督和行政执法监督,出台《濮阳市司法局行政执法监督基层联系点和行政执法监督员管理办法》,设立行政执法监督基层联系点,聘请行政执法监督员,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监督员的监督作用,密切联系企业,开展行政执法监督、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