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无障碍通道
濮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对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50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 2025-06-16 访问数: 0
  • 濮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对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50号提案的答复

     

    姚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聚焦制造强市 加快推进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经与市科技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您的提案精准分析了我市制造业发展现状,针对产业链协同和创新能力提升提出的建议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战略,以促进制造业倍增行动为关键抓手,加快培育6+20产业链群体系,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聚焦链主引领,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等6大产业集群和生物基材料、聚碳新材料等20条重点产业链,一是成立产业联盟,开展专项调研,召开产业链工作专班推进会,建设工作专题会台账,协调解决产业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例如,2024年油气装备产业链共协调部门解决产业链发展难题13条。二是围绕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统筹衔接平台建设、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各环节,支持链主企业牵头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围绕关键环节开展联合攻关,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不断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例如,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赋能作用持续增强,指导君恒生物攻克废弃油脂制备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技术,成为我国首家获得民航局适航批准的民营石化企业。三是推动中原油田等央企国企发挥链主作用,支持本地企业参与链主企业供应链,推动资源共享、技术协同,梳理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需求清单,加强供需精准对接2024年新增6家油气装备制造企业为中原油田供货2810万元,目前共有28家油气装备制造企业成为中原油田供货商,加快油地产融发展,推动形成以大带小、以小促大的融通发展格局。

    (二)优化配套生态,促进大中小企业发展。市工信局持续实施梯度培育中小企业计划,分类完善企业培育库,加快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步伐。小微企业提量开展制造业企业小升规等专项行动,建立临规达规企业、拟投产工业项目两个清单,分类指导,助力小微企业升规纳统。二是中小企业提质强力助推中等规模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创新能力强、内生动力足、发展潜力大的企业成长为新的链主”“头雁,建立健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落实专精特新企业奖励支持政策直达快享,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大企业提效围绕丰利石化等百亿级龙头企业,以制定印发的《关于支持制造业重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为抓手,支持企业扩产增效,促进百亿级企业体量增长、超50亿元企业膨胀规模。同时,印发《濮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推荐2025年省规改股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的通知》,积极动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31家满足股改基础条件的优质工业企业申报入库。2024年,我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9家,圣恺环保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濮耐股份、蔚林新材料获评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天能集团等5家企业获评省级制造业头雁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

    (三)推动绿色转型,打造绿色化产业集群。市工信局强化示范引领,支持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鼓励其推广绿色制造新模式。一是持续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组织重点工业企业及园区申报2024年度省级、国家级绿色制造名单,东方雨虹、锐驰高科、新纺科技等12家企业成功创建省级绿色工厂,濮耐集团成功创建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数量再创新高;经开区、工业园区成功创建为省级绿色工业园区,实现了我市绿色工业园区创建工作的零突破二是加快推动工业绿色化改造。谋划实施宏大圣导生产装置低碳化改造、美饰龙建筑节能新材料26个绿色化改造项目,2025年计划投资10亿元。三是鼓励引导企业低碳转型升级鑫业特种润滑油成功创建2024年度省级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濮耐股份成功创建河南省废耐火材料高值化综合利用工业性试验验证平台德力西电气成功创建2024年度省级碳资产管理示范企业德力西电气能碳管理系统、屋顶光伏电站项目获评第二届零碳中原杯河南省绿色制造技术应用创新大赛二等奖。四是推进工业领域节能节水。举办全市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宣贯培训会,推动水泥等高耗能行业转型升级,组织中原大化等13家企业接受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开展水效领跑者遴选、节水型企业创建等工作,中原大化被评为2024年省级水效领跑者企业,可利威化工、远东化工被省工信厅、省水利厅认定为省级节水型企业。

    (四)抢抓数字机遇,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市工信局全面推进一转带三化行动计划,纵深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一是围绕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升级支持方向,突出财政扶持引导,充分发挥资金引导撬动作用,落实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对制造业企业省级智能工厂(车间)、工业互联网平台等示范荣誉均给予一定奖补。二是实施智能制造提升行动,推动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管理、营销服务等环节利用数字技术改造提升,累计培育省级智能工厂14个、智能车间44个。濮耐股份被认定为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数字领航企业,累计创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7家。圣恺环保等3家企业被评为2024年省级优秀智能应用场景,工业园区入选省级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数字化转型标杆、省转型升级试点开发区。组织重点企业赴焦作市多氟多、龙佰集团观摩学习数字化转型优秀经验,先后9次组织企业负责人共500余人次赴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大等地开展信息技术创新发展专题培训,提升我市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信心和主动性四是组织开展规上制造企业诊断服务,梳理企业痛点难点,一企一策提出数字化转型发展解决方案,推动企业建设智能应用场景,累计诊断企业660家,全市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达93.06%。为凯利来食品、丽曼俪家居、宏远新能源等8家企业量身定做了标准化、可推广的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帮助企业解决转型痛点,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五是坚持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保障水平,大力开展企业内外网改造,中原石化等7家企业全部入选2024年省级5G全连接工厂,数量位居全省第一。中原石化、中原大化、龙丰纸业、天能集团四家企业入选国家5G工厂目录,数量为全省最多。

    (五)加强科技创新,注入企业升级新活力。市科技局积极推进创新联合体建设,以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为目标,以重大项目需求为牵引,以共同利益为纽带,以市场机制为保障,采取自发组织的方式,鼓励以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为核心,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各方创新主体,共同参与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开放式创新联合体。同时,市科技局秉持精准对接、按需选派的原则,从高校、科研院所精心挑选高层次科技人才担任企业科技副总。深入调研企业的技术需求、创新瓶颈以及发展规划,同时全面了解科技人才的专业特长、科研成果,实现人才与企业的精准匹配。截至目前,已累计为10家企业选派科技副总。

    二、下一步举措

    目前,我市制造业发展初步形成了规划引领、龙头带动、链式扩展的格局,但整体来看,仍存在着企业规模偏小,产业协作能力弱、产品层级不高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推动我市制造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深化开放合作,拓展发展空间。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推动本地企业与国内外头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支持链主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引进先进技术和创新成果,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探索建立跨区域产业链协作机制,与周边城市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二)提速创新驱动,强化科技支撑。加快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积极推进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各类创新资源、要素、服务向产业链集聚落实科技副总三年行动计划,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强化科技助企惠企政策新十条等政策落实,全面激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快先进技术在我市的应用转化,打造技术创新技术熟化技术验证技术落地的完整链路,加快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

    (三)健全政策体系,强化制度保障。充分发挥包保服务专班作用,强化能源、土地、金融等保障,为产业链培育工作固本强基。围绕产业链关键节点、关键需求,建立高效沟通协调机制,持续开展“四项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市场、用工等难题。加快惠企政策落实,第一时间宣传推介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租金减免等各类惠企政策,切实让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红利,助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工信局将以此次提案办理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与企业服务能力,推动我市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迈进。恳请市政协继续监督指导,共同为濮阳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