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无障碍通道
对市人大八届六次会议第25号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 2022-06-20 访问数: 0
  • 孙冬焕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民营企业扶持力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成立了市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濮阳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濮阳市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若干措施》《濮阳市企业家贴心服务绿卡实施办法》《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濮阳市稳运行促增长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我市开展了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提升行动暨“一联三帮”保企稳业专项行动,建立了以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总召集人的民营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实行市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和重点项目制度,在省内率先以人大立法形式设立“企业家日”、率先推出“企业(项目)首席服务员”制度,着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021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聚焦产业、企业、企业家,创新举措、真帮实扶,取得显著成效。

    根据您建议中提到的对中小微民营企业中关注不够,中小微企业管理水平不高、自身创新能力不强,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的输入等建议,下一步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推动全市中小微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拓宽“万人助万企”活动覆盖面,加大对中小微民营企业关注力度。今年我市“万人助万企”活动新增包联企业1832家,全市包联企业达到2876家,其中35名市级领导分包联系企业76家,实现了一二三产全覆盖和“四上”企业、小微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创新主体全覆盖,2月底实现了2021年企业反映的生产经营方面的问题全部清零;今年以来收集企业问题277个,已解决215个,化解率77.6%。下一步,我们将通过畅通助企干部、专项督导组、“濮阳政企通”网络平台、“企业问题直通车”网络平台、“政企交流面对面”活动等线上线下五个渠道,充分发挥融资服务、要素保障、营商环境、法律事务等四个服务功能组作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切实增强中小微民营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

    二、实施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培育计划。2019年,我市制定了《濮阳市企业家培育行动计划(2019-2021年)》,连续举办了四期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共有165家企业负责人参加学习培训。加大新生代企业家的培训,在浙大举办了新生代企业家创新能力培训班、在上海GE克劳顿维尔全球领导力中国培训中心举办了新生代企业家领导力提升培训班,200余名企业家及有关部门人员参加培训。2022年,市委组织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培育工作的实施办法》,我们将按照“上下联动、分级组织、分层培训、分批实施”的原则,通过自主举办或组织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培训企业家及企业高管,提升我市企业家和高管人员的战略眼光、品牌建设意识、财务管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6月16日-17日,我们举办了“专精特新”企业家培训班,参训企业36家。

    三、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计划。按照“发展战略专一化、管理制造精益化、产品服务特色化、技术研发高新化”的培育目标,引导“专精特新”培育企业专注核心业务,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协作配套的能力,在细分市场中占据优势,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市已经制定了《濮阳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三年培育计划(2021-2023年)》,建立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在库企业100家。2020年以来,我市共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家。今年我市东方雨虹等41家企业已获得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公示。

    四、提升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吸引力。2021年,我市出台了《濮阳市支持双招双引促进高质量发展二十三条措施实施细则(试行)》(濮政办〔2021〕35号),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在濮阳工作满一年、与企业签订三年以上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不少于半年,在濮阳市范围内购买首套商品住房的,一次性给予购房款50%、总额不超50万元的补贴;租房居住的,每月给予3500元补贴;其缴纳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五年内100%奖励个人。对在濮阳创业和进入濮阳重点企业工作的院士、重大专利发明人、大学毕业生、高级技师等人才,分别在住房、购车补贴、科研经费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