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 | (10-24) | ||
| 市工信局局长李善戎在市委党校开展专题... | (10-23) | ||
| 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新华社推出重磅社... | (10-22) | ||
| 经济随笔丨五句话打开“五年规划” | (10-20) | ||
| 以人工智能推进产业创新 | (10-20) | ||
| 市工信局赴范县、台前县调研重大项目建... | (10-15) | ||
| 市工信局召开党组(扩大)会暨深入贯彻... | (09-17) | ||
| 濮阳市工信局荣获全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 (09-15) |
吉合现委员:
感谢您对濮阳化工产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濮阳市化工园区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建设,促进产业链快速发展”的提案收悉,市工信局高度重视,组织专人对提案建议认真学习讨论,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答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濮阳新型化工基地建设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濮阳新型化工基地作为石油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抓手,作为实现濮阳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赶超发展的重要载体,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建设。自2018年11月16日获批以来,聚焦项目促投资,优化存量扩总量,精准谋划促招商,强化保障优载体,新型化工基地建设质速并进,发展能级突破跃升,产业链条不断完善,配套能力逐步提升,管理服务持续优化,“推进濮阳新型化工基地建设”被列入国家石化工业“十四五”规划,各项工作得到中国石化联合会高度认可,新型化工基地在行业内影响力持续提升,已成为我市重要经济增长极、招商引资的新名片,是濮阳实施换道领跑、优势再造等战略的重要支撑。
新型化工基地建设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然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数字化管理水平较低,高端人才少,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和短板。下一步,新型化工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目标导向,围绕具体任务细化措施,谋深抓实,推动濮阳新型化工基地高质量发展。
二、下步工作重点
(一)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公共管廊:成功申请3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已下达2.3亿元,范县段、工业园区段加快建设,濮阳县段已完成施工图设计。下一步,充分发挥聚碳新材料科技园专班、管廊项目专班作用,专题研究项目建设问题,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迅速掀起施工热潮,确保2023年底全线建成,为氢气、丙烯等物料管道和蒸汽、燃气、污水管道等提供通道,提升园区循环化水平。供水:濮王产业园供水工程项目,新建供水管道总长33.5公里,概算投资5100万,供水管道现已铺设完成,正在进行路面恢复,6月底投入使用,为濮王产业园企业提供用水保障。供电:正在加快推动220千伏化工输变电工程、110千伏户部寨变2#主变扩建工程开工建设,为化工基地新增大用户提供重要电源支撑。蒸汽:濮润热电项目,范县已成立工作专班,加强与盛润集团协调对接投运事宜,预计10月份投产运营;待公共管廊建成,可将豫能电厂的蒸汽引入范县产业集聚区和市化工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加快户部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工业园区专用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今年年底前建成投用。用地保障:超前争取和储备土地指标,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使用效益;推行“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和“承诺制+标准地”改革,加快化工基地区域内前后曹楼、碱王庄等14个村庄搬迁,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
(二)加快智慧园区建设,提高园区管理水平。工业园区已基本完成园区智慧化建设,并于2020年获评“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创建)单位;濮阳县、范县正在谋划建设智慧园区一体化平台。下一步,加快全市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智慧平台建设,尽快完善各板块功能,确保9月份全面上线使用,实现生产、物流、应急、环保、公共服务等数据上云,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推动园区建成集日常管理、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应急联动等功能为一体的应急指挥和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全面提升园区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水平。指导工业园区进一步完善板块功能,督促指导濮阳县、范县高标准建设智慧园区,并尽快接入全市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智慧平台,推动园区基础设施优化、运行管理精细化、功能服务信息化和产业发展智慧化,不断提升全市化工园区智慧化管理水平。
(三)创新人才引育机制,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大引才引智。制定重点产业链紧缺人才清单,严格落实《濮阳市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若干规定(试行)》及配套办法、“双招双引”23条措施,强化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进,招引一大批我市亟需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二是营造优质留才环境,健全企业人才需求办理机制,实行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直通车制度,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妥善解决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问题,以发展环境引才、以事业待遇留才。三是持续加大育才力度。发挥濮阳工学院、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作用,强化应用型、技能型、工匠型专业人才培训培育;依托濮阳市绿色化工公共研发中心建设河南省化工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开展石化行业HSE、基础实验、单元操作、仪表及控制等仿真实训,为全市化工企业培训一批实用型技能人才,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
-
版权所有:濮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地址:濮阳市人民路市政府综合办公楼4楼410室
联系电话: 0393-6666090 传真:0393-6666095 电子邮箱:pysgxw@163.com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10 备案号:豫ICP备2023029269号-4
豫公网安备 41090202000279号
邮编:457000
